11.10.2023 20:12:40 (GMT+12)

中国驻符拉迪沃斯托克总领事 朴扬帆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10年来,这一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相关实践稳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落地生根,给世界带来的是繁荣稳定的巨大红利,创造的是扎扎实实的民生福祉。开放包容、普惠共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相关倡议和实践遵循的核心原则之一。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中国致力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同时,中国积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习近平主席强调,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人类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要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中国致力于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聚焦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问题,加强同各国科研人员的联合研发;主动设计和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
但是,有的国家信奉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零和思维,为维护自身霸权地位,言必提所谓“竞争”,动用国家机器对华打压围堵遏制,大打关税战、贸易战、科技战、芯片战、规则战。这只会助推对抗冲突,其真正目的是剥夺中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剥夺中国人民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权利,剥夺中国正当发展的权利,剥夺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权利。制裁遏制打压阻止不了中国发展,只会增强中国自立自强、科技创新的决心和能力。
中俄科技合作是开放合作的典范。2020-2021年,双方成功举办科技创新年活动。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时,两国元首在联合声明中强调,双方将深化科技创新领域互利合作,扩大行业人才交流,发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合作潜力,聚焦科技前沿领域及全球发展共性问题联合攻关,包括应对及适应气候变化问题。在人工智能、物联网、5G、数字经济、低碳经济等技术与产业领域探索合作新模式。不久前,中俄科技合作分委会会议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成功举行,深入探讨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
在新的国际地缘政治形势下,中俄科技合作对维护两国主权、安全、发展等核心利益的作用进一步上升,战略意义进一步凸显。希望两国科学家和以及人文与社会科学学者携手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促进共建“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坚决反对“小院高墙”和阵营对抗,倡导开放合作和真正的多边主义,在双边层面以及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合作等多边机制框架内推动共同发展、普遍繁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10年来,这一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相关实践稳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落地生根,给世界带来的是繁荣稳定的巨大红利,创造的是扎扎实实的民生福祉。开放包容、普惠共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相关倡议和实践遵循的核心原则之一。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中国致力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同时,中国积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习近平主席强调,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人类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要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中国致力于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聚焦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问题,加强同各国科研人员的联合研发;主动设计和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
但是,有的国家信奉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零和思维,为维护自身霸权地位,言必提所谓“竞争”,动用国家机器对华打压围堵遏制,大打关税战、贸易战、科技战、芯片战、规则战。这只会助推对抗冲突,其真正目的是剥夺中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剥夺中国人民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权利,剥夺中国正当发展的权利,剥夺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权利。制裁遏制打压阻止不了中国发展,只会增强中国自立自强、科技创新的决心和能力。
中俄科技合作是开放合作的典范。2020-2021年,双方成功举办科技创新年活动。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时,两国元首在联合声明中强调,双方将深化科技创新领域互利合作,扩大行业人才交流,发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合作潜力,聚焦科技前沿领域及全球发展共性问题联合攻关,包括应对及适应气候变化问题。在人工智能、物联网、5G、数字经济、低碳经济等技术与产业领域探索合作新模式。不久前,中俄科技合作分委会会议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成功举行,深入探讨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
在新的国际地缘政治形势下,中俄科技合作对维护两国主权、安全、发展等核心利益的作用进一步上升,战略意义进一步凸显。希望两国科学家和以及人文与社会科学学者携手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促进共建“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坚决反对“小院高墙”和阵营对抗,倡导开放合作和真正的多边主义,在双边层面以及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合作等多边机制框架内推动共同发展、普遍繁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